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农历辛丑年五月十六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出生缺陷防控高层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发布时间:2012-09-18

  2012年9月12-13日,正值“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出生缺陷防控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妇社司司长秦怀金,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副会长蔡纪明,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副代表玛瑞安娜、儿基会项目官员赵春霞等出席会议。国际新生儿疾病筛查协会主席Loeber教授、医学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家辉院士、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朱军教授等出生缺陷防治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近400名一线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刘谦副部长简要回顾了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卫生部不断加大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力度,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健全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的科学研究,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然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希望专委会紧密团结出生缺陷防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凝聚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力量,搭建出生缺陷专业发展与交流合作的平台;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发出生缺陷预防新技术和适宜技术;开发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科普材料;加强卫生人员培训;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完善我国出生缺陷防治政策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王陇德会长代表中华预防医学会对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专委会能够充分利用人才和资源优势,打造出生缺陷预防学科群,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的科学研究。通过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的技术培训,开发技术培训教材,强化我国各级出生缺陷预防队伍的能力建设,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大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国际影响力。搭建多元资源筹集平台,协助制定行业标准,整合专业人才优势,为政府部门提供人才和资源储备。同时强化分会的服务理念,紧紧依靠专家和会员的力量,服务于各级政府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为科学决策、科学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会议的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出生缺陷地图集1996~2006》首发仪式。卫生部刘谦副部长、秦怀金司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王陇德会长、蔡纪明副会长、世界卫生组织玛瑞安娜、夏家辉院士在地图集扉页签名。
  会议上,还正式发布了《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该报告是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组织出生缺陷防控领域专家编写的,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状况,引导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营造有利于出生缺陷防治的良好氛围。报告共分为前言、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工作进展与成效和出生缺陷防治策略四个部分。报告利用全国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妇幼卫生年报以及相关专项调查等数据资源,通过深入分析与比较,反映了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展现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进展与成效,客观反映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介绍了出生缺陷防治的主要策略。报告还着力介绍了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卫生部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推动出生缺陷防治的公共卫生项目和重要举措。
  会议还就出生缺陷防控主题举行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首先,秦怀金司长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进展报告中针对我国出生缺陷的现状、开展的干预措施和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干预策略进行了总结报告。夏家辉院士对多发严重致愚、致残和致死性疑难遗传病的诊断、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进行了专题讲座,北京协和医院边旭明教授、刘俊涛教授、中南大学医学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邬玲仟教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许争峰教授针对产前分子诊断新技术的机理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讲座。南方医科大学李胜利教授、苏州大学邓学东教授、复旦大学严英榴教授对产前超声诊断技术和规范进行了经验交流。Loeber教授、上海新华医院顾学范教授、浙江大学赵正言教授、北京同仁医院黄丽辉教授、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孙喜斌教授分别针对全球及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的技术、干预现状、经验和挑战等进行专题讲座。
  参加此次会议的出生缺陷防治相关领域的代表受益匪浅。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对加强出生缺陷领域的跨学科融合和学术交流,培养出生缺陷防治的人力资源队伍,搭建多组织多渠道的防治共嬴平台,加强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版权所有: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