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工作会议于7月6~7日在北京市召开。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和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年报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及妇幼保健机构的领导、专家和省级监测、年报负责人180余人参加会议。 卫生部妇社司司长杨青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充分肯定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妇幼卫生工作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完善,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辛勤工作,使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成为了我国妇幼卫生领域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妇幼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杨青分析了今年的监测总结报告后提出,中部地区的问题值得关注,2008年中部地区无论是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还是孕产妇死亡率,都较 2007年有所增加,而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则继续明显下降。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的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明显,提示我们妇幼卫生工作今后需要重点干预的方面。目前,我国出生缺陷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中央转移支付将中西部六省的出生缺陷防治列为专项,今年中央直接将受益人群扩大到全国的农村地区,这也是我们多年来开展出生缺陷监测的结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发展我国妇幼卫生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我国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成为一个科学规范、稳定可靠、经济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并强化信息的质量管理,提高信息的服务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确保国家公共财政投入产生的效益最大化。 会议报告了2008年全国妇幼卫生监测主要结果、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进展、全国妇幼卫生年报主要结果、妇幼卫生监测质量控制与督导情况、以及全国妇幼卫生监测信息安全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主要结果等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会议还介绍了《妇幼卫生监测工作监督指导与评估手册》以及妇幼卫生监测直报系统二期的主要功能。在分组讨论中,参会人员就目前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及其相关直报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进行了热烈讨论。 闭幕式上卫生部妇社司妇女卫生处处长张伶俐对2008年妇幼卫生信息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完善年报软件,完成出生缺陷病历报告及孕产妇死亡评审的相关技术规范,加强流动人口监测,改进现有直报系统,用好监测资金,为我国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的发展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