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农历辛丑年五月十六
首页 > 工作指南 > 出生缺陷监测
出生缺陷监测背景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5-08-2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出生缺陷则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就存在的人类胚胎(胎儿)在结构和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往往是导致孕早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夭折的重要原因。存活的畸形儿不仅本人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而且直接影响民族的兴旺和繁荣。 
  60年代初期,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相继报告了孕妇早期服用反应停作为镇静或止吐剂后,引起大量以肢体短缩(海豹畸形)为主要特征的多发畸形儿出生。在当时,由于没有进行出生缺陷监测,也无现成的基线资料,各国之间缺乏通报的手段和渠道,所以导致反应停致畸信息的延误,使其在德国、瑞典和英国市场已经撤消后,仍在一些国家继续销售了六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因而许多国家自1964年起就开始了出生缺陷监测工作,以期及时发现致畸线索。同时还开展了病因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甚至对某些出生缺陷已提出了预防措施,并于1974年成立了国际出生缺陷监测情报交换所。目前有20多个国家相继建立了出生缺陷监测系统。
  基于此点,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在卫生部领导下, 由华西医科大学牵头在全国原29省(市、自治区)945所医院对120多万围产儿进行了出生缺陷监测( 该项目为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之一),基本摸清了我国出生缺陷的种类、顺位和分布,并编著出版了《中国出生缺陷地图集》。
减少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主要目标之一“大幅度减少残疾儿童”的关键。为了掌握我国严重、高发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动趋势,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为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卫生部于1988年将出生缺陷监测转为常规工作。
   动态监测出生缺陷迄今已八个年头了。为了集中投入,节约经费,便于管理,卫生部妇幼司决定将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 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三网监测点合并,并于94年6 月邀请三网牵头单位和专家在北京召开了“三网合一”研讨会,就三网合一的可行性及科学性进行了细致的讨论研究。为此,我们根据“三网合一”的精神,提出了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初步方案。经1994年10 月在烟台召开的全国妇幼卫生监测信息工作会议和95年2 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研讨会上的领导、专家及卫生管理人员的反复论证、修改,最后制定成本监测方案。



版权所有: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